什么很小喜欢群居视力差?
我觉得这个答案怎么都不可能完美的,因为要考虑到很多因素,而且有很多条件是我们根本不知道或者很难知道的。 首先,动物在进化时,是一定会考虑环境因素的,所以“喜欢群居而视力较差”这一点,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道理归道理,实际上很多动物虽然符合某种进化的理论,但其实它们的行为是非常复杂的,受到多个因素影响,不是单纯某一个原因就能决定的。
以人类为例,我们也是依靠群体的力量来战胜敌人的,但您要知道人类的婴儿是非常脆弱的,需要父母的悉心照顾才能生存,因此人类在进化时,会尽量让婴幼儿拥有良好的视觉能力,否则无法存活;但成人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于是我们的眼睛就受到了影响,为了弥补成年以后双眼视力的不足,我们发明了望远镜和显微镜——这些都是人类进化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一种“退步”)。 所以如果单从物理角度看,像人这样的哺乳动物,应该是一步一步慢慢进化成现在这样的样子的!
那是不是其他动物也是这样呢?我觉得未必如此简单,因为有些动物的行为是不可以被单纯用进化论所解释的,而一些看似很奇怪的动物行为也有可能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 比如蚁群,它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观察进行学习并复制出来类似的行为,所以我不太相信蚂蚁的群体行为是由基因直接决定然后代代遗传下来的。
再比如白蚁,它们是绝对的社会性昆虫,所有的工蚁都具备飞翔的能力且雌雄异形(这点与蚂蚁不同,蚂蚁只有雌蚁才具有生育的能力并且雌雄同型),这在昆虫界是很特别的,据说就是因为这样,当白蚁找到食物的时候,它们可以把身体卷起来通过触角传递信息来获得整个群体的同意才能进食,以防止食腐或食草的现象发生(这很像人类的协商机制,只是人类是通过语言和行为来达到目的的)。
我认为对于蚂蚁和白蚁这类社会性很强的昆虫,它们的行为受到影响的因素有很多,遗传因素、生活习性和所生存的环境等等,都是有可能影响它们的行为的。 而那些看似很不可思议的行为,也可能是由多种因素互相影响最后定型的。 所以说什么很小喜欢群居视力差,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也很希望自己能够了解得更多,希望看到这里的各位能有所收获~